經營之神崛起東方智慧 解密王永慶的風水傳奇
經營之神崛起東方智慧 解密王永慶的風水傳奇 (記者駱德裕報導) 在2025年新加坡國際周易智慧論壇上,中國五術教育協會前理事長詹順榮大師,以其對「三元易經擇日法秘訣」的精闢講解,深入剖析了風水地理的玄奧。他特別揭示了台灣六大富豪家族祖墳在風水地理上的優勢,其中又以「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家族的祖墳故事最為傳奇。這個從貧困茶農之子,到一躍成為台灣首富的驚人轉變,不禁令人對風水之妙津津樂道。 《易經》:中華文化的智慧源泉 探究風水,必先理解其根基。《易經》,這部被譽為「群經之首」的中國古老智慧結晶,承載了數千年的文化精髓。它始於約6500年前伏羲氏觀天地萬物之象而創八卦,後經周文王在被囚禁羑里城七年期間演繹卦辭,其子周公續作爻辭,最終由孔子傳承「十翼」加以闡發,使《易經》的義理臻於完備。從治國安邦的「內聖外王」之道,到個人修身處世的準則,其智慧無遠弗屆,引領著中華民族的發展。 風水學:中國獨特的環境哲學 在《易經》陰陽、河圖、洛書、五行生剋等深奧理論的基礎上,中國古老的先賢獨創了「風水學」。他們利用發明的指南針和羅經進行精準定位,將自然環境與人居福祉緊密結合。早在4700年前的黃帝時代,風水學的應用便已有記載,如傳世的《黃帝宅經》和《黃帝葬山圖》。 風水學主要分為兩大領域:「陰宅」與「陽宅」。陰宅指的是先人安息的祖墳,而陽宅則是生人居住的房屋。儘管國際上「風水」一詞常被籠統提及,其精髓卻源自晉代郭璞《葬經》的經典論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界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另一句「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更是點明了水的關鍵作用。這也驗證了王永慶三處祖墳前皆有壯闊水局的現象,特別是新北市五股的「金獅坐北斗」被台灣堪輿界公認為大地理格局,此處不發也難。歷經各朝代的積累與發展,風水理論在漢唐時期日趨成熟,並流傳至今,甚至在近代風靡全球。風水學的內容核心不外乎:(1)巒頭:著重山川形勢,尋找龍脈穴位;(2) 理氣:測量坐向,分析氣場流動;(3) 擇日:選擇最佳時辰進行安葬或入宅。 何謂成功人生?風水助人登峰造極 詹前理事長在其專題報告中,也深刻闡述了對「成功人生」的定義。如同地理師為先人安葬時的「呼龍」儀式,為後代祈福,人生所追求的成功目標,大致可歸納為四個面向: 1.權勢:功成名就,登科及第。 2.財富:家財萬貫,富甲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