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經營之神崛起東方智慧 解密王永慶的風水傳奇

圖片
  經營之神崛起東方智慧 解密王永慶的風水傳奇 (記者駱德裕報導)    在2025年新加坡國際周易智慧論壇上,中國五術教育協會前理事長詹順榮大師,以其對「三元易經擇日法秘訣」的精闢講解,深入剖析了風水地理的玄奧。他特別揭示了台灣六大富豪家族祖墳在風水地理上的優勢,其中又以「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家族的祖墳故事最為傳奇。這個從貧困茶農之子,到一躍成為台灣首富的驚人轉變,不禁令人對風水之妙津津樂道。 《易經》:中華文化的智慧源泉 探究風水,必先理解其根基。《易經》,這部被譽為「群經之首」的中國古老智慧結晶,承載了數千年的文化精髓。它始於約6500年前伏羲氏觀天地萬物之象而創八卦,後經周文王在被囚禁羑里城七年期間演繹卦辭,其子周公續作爻辭,最終由孔子傳承「十翼」加以闡發,使《易經》的義理臻於完備。從治國安邦的「內聖外王」之道,到個人修身處世的準則,其智慧無遠弗屆,引領著中華民族的發展。 風水學:中國獨特的環境哲學 在《易經》陰陽、河圖、洛書、五行生剋等深奧理論的基礎上,中國古老的先賢獨創了「風水學」。他們利用發明的指南針和羅經進行精準定位,將自然環境與人居福祉緊密結合。早在4700年前的黃帝時代,風水學的應用便已有記載,如傳世的《黃帝宅經》和《黃帝葬山圖》。 風水學主要分為兩大領域:「陰宅」與「陽宅」。陰宅指的是先人安息的祖墳,而陽宅則是生人居住的房屋。儘管國際上「風水」一詞常被籠統提及,其精髓卻源自晉代郭璞《葬經》的經典論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界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另一句「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更是點明了水的關鍵作用。這也驗證了王永慶三處祖墳前皆有壯闊水局的現象,特別是新北市五股的「金獅坐北斗」被台灣堪輿界公認為大地理格局,此處不發也難。歷經各朝代的積累與發展,風水理論在漢唐時期日趨成熟,並流傳至今,甚至在近代風靡全球。風水學的內容核心不外乎:(1)巒頭:著重山川形勢,尋找龍脈穴位;(2) 理氣:測量坐向,分析氣場流動;(3) 擇日:選擇最佳時辰進行安葬或入宅。 何謂成功人生?風水助人登峰造極 詹前理事長在其專題報告中,也深刻闡述了對「成功人生」的定義。如同地理師為先人安葬時的「呼龍」儀式,為後代祈福,人生所追求的成功目標,大致可歸納為四個面向: 1.權勢:功成名就,登科及第。 2.財富:家財萬貫,富甲一方...

「墨韻同源——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夯 心靈共鳴筆墨為橋兩岸書法名家薈萃苗栗

圖片
  「墨韻同源——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夯 心靈共鳴筆墨為橋兩岸書法名家薈萃苗栗 (記者何玉女報導)    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獨具的藝術瑰寶,其意義遠超越文字的書寫。它不僅是承載歷史脈絡、傳遞民族情感的深厚載體,更是凝聚文化認同、展現人文精神的重要符號。當兩岸書法名家跨越海峽,以筆墨為橋,展開深度交流,這不僅深刻彰顯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更藉由不同地域書風的交流互鑑,激盪出豐沛的創新活力與深遠的文化共鳴,共同為中華文化書寫嶄新篇章。 為促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深化民間情誼,一場名為「墨韻同源——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的文化盛會,日前在臺灣苗栗縣隆重揭幕。這場由臺灣客家總商會與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策劃主辦的展覽,匯聚了逾百位兩岸頂尖書法藝術家,他們攜帶逾百件精美作品隆重亮相。 這些匠心獨具的展品,涵蓋篆、隸、楷、行、草…等諸多書體,並以經典詩詞、古文、名言為主題,不僅淋漓盡致地展現中華書法藝術的深厚底蘊與廣博氣象,更讓觀者得以領略筆墨間的磅礴氣勢與雅致韻味。這場為期一個月,自2025年8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的「墨韻同源」藝術饗宴,將免費向臺灣民眾開放參觀。本次盛會不僅是兩岸書藝交流的一次重要契機,更是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人民心靈契合、深化民間情誼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本次展覽不僅規模宏大,其內容與形式亦匠心獨運,處處彰顯著兩岸藝術家們的非凡造詣與深厚的文化情懷。 參展陣容與風格薈萃 近110位書法名家薈萃一堂,其中包含約60位臺灣藝術家與50位湖北書法家。他們以各自獨特的筆觸,詮釋了書法藝術的多元面向。作品題材廣泛,既有對傳統經典文本的深情詮釋,亦不乏彰顯時代精神的創意之作。例如,臺灣家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林家同先生的行草作品《無盡藏》,便以其深邃的意涵,傳達了「萬事萬物蘊含智慧」的哲思,引人深思。 「揮毫揭幕」:點睛之筆與文化共鳴 開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別出心裁的「揮毫揭幕」儀式。13位臺灣書法名家齊聚一堂,以接力書寫的方式,現場共同揮灑筆墨,凝成「墨韻同源兩岸書法名家交流展」這13個字的主題。從傅木榮老師的「墨」字,賴克俊老師揮毫「韻」字、許佑銘老師揮毫「同」字、謝奕富老師揮毫「源」字、李峯老師揮毫「兩」字、陳俊光老師揮毫「岸」字、吳崇棋老師揮毫「法」字、林家同老師揮毫「書」字、何在浩老師揮毫「名」字、陳淑鈴老師揮毫「家」...